区域性深大断裂带

在区域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中,一些断裂带活动历史悠久、规模较大,对沉积岩相变化、岩浆活动、构造变形及区域成矿作用具有控制作用,权且统称为“区域性深大断裂带”,现今在地表未必连续或未必明显,但对该区的地质发展、演化有重大影响。现就对本区有重大影响的“区域性深大断裂带”分别概述如下。

(一)盘县-松桃-慈利断裂带

该断裂带呈北东向展布,向北东可能沿幕阜山北麓延至九江甚至更远,向南西延入云南衔接师宗-弥勒断裂带,即区域上的师宗-松桃-慈利-九江断裂带,也是我们所划分的江南造山带北亚带。区域物探资料显示为明显的重力梯度带。

该断裂带北西出露的中元古代地层与上覆新元古代地层之间均呈高角度不整合接触。新元古代早期沉积的板溪群,相对于丹洲群显然处于较稳定的构造环境,震旦纪到中三叠世基本均为浅海台地沉积,从晚三叠世开始逐渐为陆相沉积。除二叠纪的大陆溢流拉斑玄武岩外,没有其他岩浆活动。褶皱变形主要是燕山期,反映出从武陵运动形成褶皱基底后,除有局部抬升外,一直是稳定的地域。

该断裂带南东出露的中元古代地层与上覆新元古代地层之间,由低角度不整合过渡到假整合,新元古代至早古生生代为过渡型(江南型)和活动型(华南型)沉积,新元古代时有大洋拉斑玄武岩浆喷溢和侵入。晚古生代的断块活动导致出现盆、台沉积分异,并在槽盆位区断续有以基性岩浆为主的喷溢和侵入。早三叠世之后,从南东向北西逐渐转为陆相沉积。武陵期之后的变形有加里东、燕山、喜马拉雅等几个时期,发育褶皱和逆冲推覆构造,岩浆活动以中酸性侵入岩为主,出现区域变质作用,在平面上均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已发现的中低温热液金矿床(点),几乎均分布于该断裂带的南东,其他某些矿产分布也具如此地域特征,如湘黔地区的金刚石,包括水系出土点的源头,就在该断裂带的南东。

(二)罗城-桃江断裂带

呈北东向展布,北东段呈向北西凸出的弧形弯曲,桃江以东被北西向的南县-醴陵断裂带错断,南移至浏阳附近衔接赣中构造混杂岩带的北界;南西段由三江向南西延至罗城附近,即区域上的罗城-龙胜-桃江-景德镇断裂带,也是我们所划分的江南造山带中亚带。

地球物理资料反映其为岩石圈断裂,两侧岩石圈底界的落差达80km以上(李景平,1996),电性特征和重力场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新元古代的基性火山岩和基性-超基性侵入岩沿其两侧分布,早古生代的沉积岩相变化受其控制。该断裂带两侧尚断续分布加里东期、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以及印支-燕山期煌斑岩岩体群。

该断裂带两侧,逆冲的断裂-褶皱构造组合极为发育,可见新元古代早期地层逆冲于震旦系又逆冲于寒武系之上。新元古代早期及中元古代地层内部,也存在大型倒转褶皱及走向逆冲推覆断层,劈理化强烈,局部可发生完全的构造置换,反映具韧性变形的特点,后期各种脆性变形相当发育。

该断裂带北西侧平行排列的从江-通道、榕江-会同等断裂带,亦发育韧性、过渡性剪切带及后期叠加的脆性断裂。其中从江-通道断裂带的重力资料呈现为高密度界面坳陷带(袁奎荣,1992),并向南西延至南丹附近;榕江-会同断裂两侧重、磁局部异常不连续,褶皱轴向展布方位不同,北西侧褶皱轴向北东,南东侧褶皱轴向北北东,夹角约30°。

(三)北海-萍乡-绍兴断裂带

总体走向北东,中段呈向北西凸出的弧形弯曲,向北东经绍兴延入杭州湾,即是我们所划分的江南造山带南亚带,该断裂带两侧呈现较大的差异。

出露的早古生代地层均系活动的“华南型”沉积,褶皱-逆冲推覆强烈,发育多层叠置的缓倾韧性剪切带。晚古生代至早三叠世相对稳定之后,三叠世末即造山隆起,结束了海相沉积历史,中三叠世保存少量陆相湖盆沉积。燕山运动形成的褶皱和断裂发育,向北西应变逐渐减弱。从加里东期至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逐步增强,燕山期以重熔花岗岩为特征的岩浆活动达到了顶峰,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华南花岗岩带。遭受区域变质作用的地层层位和变质程度亦均较高。该断裂带南东地区总体上具造山隆起带的典型特征。

该断裂带中段北西侧,地球物理资料揭示出岩石圈深度显著增大,底界向北西陡倾,以湘中坳陷为中心的岩石圈增厚地域,显出为构造弱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