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爷管什么事

在神话剧中,经常会看到有人找城隍爷告状,西游记里土地公是孙悟空呼之即来的神仙。那么城隍爷和土地公究竟是什么神仙,分别管什么事情,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1、城隍爷--高级土地神,守护城池,管理土地公,相当于县/市级城隍老爷,又称城隍神、城隍爷,是中国传统信仰与道教中的一位神仙。城隍爷是地府的地方官,权力和管辖的范围相当于人间的市长。因此城隍与所在的城市息息相关,他的职权是管理死者和生者的户籍,保护一方水土安宁,为这个城市的百姓记录善恶功过。城隍是守护城池、护国安邦、统辖亡魂、调和风雨之神,故历代官员在赴任时,都要先到城隍庙内烧香、祭拜、宣誓等,以求城隍护佑一方平安。一般来说,城隍神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神灵,而会根据地域的不同有所变化,但最有影响的城隍则以庞玉、周新、霍光、秦裕伯和杨椒山为主。道教在做“超度”道场时,需要发“城隍牒”文书以知照城隍,才能拘解亡魂赴坛受度。在城隍庙中,一般除主祀城隍爷外,两旁还配祀判官和牛头、马面,以及黑白无常等神。城隍是神鬼世界中的一城之主,它的职权范围相当于人世间的县官老爷、市长。道教把城隍当作“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说它能应人所请,旱时降雨,涝时放晴,保谷丰民足。据史料文献记载,早在三国时,即公元239年芜湖就有了城隍庙,其他地方并没有。

后来,城隍庙才逐渐遍布全国各地。城隍虽属道教之神,但历代帝王却多重视它的作用,屡次给以加封。后唐末帝李从珂封之为王,元文宗又封及其夫人。城隍本无姓名,自宋代后多以殉国而死的忠烈封为本城城隍。《宋史·苏缄传》记载:“缄殉节于邕州,交州人呼为苏城隍。”根据《礼记》的记载,岁末天子在岁末丰收之后对保佑农业的八位神灵进行祭拜,也称作“八腊祭”。所谓“八腊”指的是先啬(神农氏)、司啬、农、邮表_、猫虎、坊、水庸(沟渠)及百种。其中的“水庸”就是“城隍”,在道教中,道家称其为去恶除邪,保家卫国的神明,并且是统领阴曹地府的鬼魂。最早从周朝开始祭拜,到唐朝开始普及,在明朝时对城隍的祭拜到达鼎盛时期。城隍为道教守护神,专门护卫城邦,扶正祛恶,在中国民间信仰十分普遍。《北齐书.慕容俨传》记述,最初在吴越地区十分信仰城隍神,南北朝正式称之为城隍神,唐朝加封爵禄,五代称侯封王,祭祀庙宇遍及全国。郢城中已有祠,俗号城隍神。宋代开始国家祭典,元代在京都建城隍庙,封神为“佑圣王”。去世的英雄或名臣,以其英灵护卫百姓,打击邪恶,受到百姓拥护,所以各地城隍不同,其中著名的城隍有会稽城隍庞玉,上海城隍霍光、秦裕伯,甘肃城隍纪信等。九霄宫太元宝殿内背面立体海岛供奉有城隍。道教在举办法事招魂前,都要提前给城隍打个招呼,让其手下带领亡魂赶来超度。古代文献上记载,新的县令上任前的三天需要去当地的城隍庙斋宿,这样便可被托梦告知城内是否有冤案。

2、土地公--基层土地神,相当于乡/镇/村级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社神、土地爷、土地神等,是汉族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流行于全国各地。

与城隍不同的是,土地神的管理范围一般认为与人间的村、镇同级,是城隍的下级。农历“二月二”(古时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土地公的圣诞日。在中国南方地区,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普遍奉祀土地公。土地公信仰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虽然土地神的称号众多,但探索其来历,实际与中国古代社会所祭“天、地、社、稷”中的社、稷之神有关。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土地神的形象多为穿袍戴帽、拄着拐杖的白发老者。他们衣着朴实,平易近人,慈祥可亲。一般在土地庙中,除供奉土地神外,还有土地奶奶相陪,***享人间香火。土地神在道教神阶当中地位相对较低,但在民间信仰中极为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可以说,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有土地庙、土地神。据记载,早在殷商之时就有祭祀“大地”的活动。

汉唐以后,土地庙已遍及各地。到了明代,土地神更受尊崇。相传,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出生在土地庙中,故土地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发展到了各个地区的城镇、乡村,街头和巷尾之中。古人认为,土地神能保佑本地百姓的平安,他能让这一方土地免受自然灾害的侵袭,也能使长出的农作物丰收殷实。

茅山土地神为刘甫相传是西汉时人,在茅氏三兄弟未入茅山修道之前,刘甫已先来到茅山大茅峰修道,后在峰上远远望见东北不远处有九座峰峦形若九条小龙盘踞,心想到其地修炼将会成功更快些,当他赶到那里之后,再回来南望却看见整个山峰犹如横卧于群峰之间的一条绿色巨龙,峰顶恰似巨龙之头,紫气满天,此时又回头奔上大茅峰,这时茅氏三兄弟已登临峰顶,开始建造茅庵,刘甫讲述了自己为了修炼选择宝地的经过,茅氏三兄弟顿生恻隐之心,帮刘甫在大茅峰半山腰修建了一座茅庵,此后刘甫潜心修炼,修成地仙,被封为土地神。目前,九霄宫太元宝殿后侧与大茅峰顶西边半山腰塑有土地神刘甫神像,塑像前左站判官,右立司簿。